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学术科研

全国社会美育学术研讨会(2025)在中国美术学院召开

来源 :  李叔同美育学院(叔同书院)      作者 :  杨铭      时间 :  2025-05-14

全国社会美育学术研讨会 (1)

全国社会美育学术研讨会

全国社会美育学术研讨会 (2)

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4月26日至27日,全国社会美育学术研讨会(2025)在中国美术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以“中国社会美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建构”为主旨,致力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关于教育工作、美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切实推进社会美育的理论建构和方法体系创新。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文化机构的80余位美育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围绕社会美育的实践路径与发展策略展开深入交流。

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孔令伟主持,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致开幕辞。教育部高校美育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原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我院名誉院长杜卫和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李勇分别主持研讨会主旨论坛。

四个分论坛于26日下午就核心议题组织了专题研讨。分论坛一围绕“社会美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及“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的差异协同”两大方向展开,从技术异化批判、生态美学、传统文化转化、非遗与思政融合等多元视角,阐释如何重塑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同时探讨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的协同方法,通过理论互融、乡土资源活化等策略激发联动效应,促进文化创新发展。分论坛二以“社会美育的公共性研究”与“社会美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为焦点,关注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赋能,探索技术重构场域、普及路径、传统与AI融合等新范式;深化美育公共性研究,结合美术馆实践、场域关系及实施路径梳理其公共价值;着眼校地协同、传统文化反哺等模式,探索美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强调通过空间生产、社群互动、老龄化关怀、社区共同体构建及公园城市美学等多维度整合解决现实问题。分论坛三探讨的核心在于“社会美育的实施路径和美育指向”,关注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平衡问题,探索艺术疗愈、饮食文化等跨领域融合实践;研究新媒体赋能与协同共创网络的构建机制,探索激发公众主体性参与、重构公共感知与互动模式,推动美育回归人本价值。分论坛四以“中国社会美育思想的历史演变”为方向,探讨中国社会美育思想从传统到近现代的历史演进脉络;剖析外国美育思想引介及其对社会行动与经验重构的关联;关注数字时代面临的审美碎片化、乡村美育范式转换等议题。

  会议于4月27日上午闭幕,杜卫做大会总结发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社会美育工作须积极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进程,为提升国民素质、塑造时代新风贡献独特价值。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电话:0571-28861940
邮编:311121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李叔同美育学院(叔同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电话:0571-28861940 邮编:311121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李叔同美育学院(叔同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